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调查 >

化妆品新规或致美白化妆品涨价(2)

时间:2014-01-25 09:56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信息时报 点击:
未来影响 美白产品或迎来涨价潮 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检测投入成本的大幅增加,未来肯定会演变为终端价格提涨,由消费者来买单。只是暂时还不会那

未来影响

美白产品或迎来涨价潮

“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检测投入成本的大幅增加,未来肯定会演变为终端价格提涨,由消费者来买单。只是暂时还不会那么快涨价”余雪玲表示。

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该新政的实施是为了控制美白化妆品的安全风险。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审批制其实并无法杜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分添加,也并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就以去年轰动一时的嘉娜宝杜鹃醇美白产品“白斑”事件为例,杜鹃醇实际上2008年在日本就已经是批准使用的原料。目前,美容院相对来说是美白等功效性产品的“重灾区”,一些美容院产品为了追求效果为不惜添加各种违禁产品,而申报新政反倒容易被“利用”,让美容院在向客人推销时多了一层强调功效的“说辞”。 “政府对美白产品应该是以市场监管为主,而不应该在经营环节变相的增加审批。用行政许可代替市场监管本身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参会企业代表洪先生说。

业内建议

基于原料制定弹性标准

“其实,我个人认为‘美白’跟‘祛斑’是有区别的。”一位多年从事美白产品生产的业内人士指出,“‘美白’的方式很多,有物理掩盖式,例如粉饼、BB霜等能达到暂时美白效果的;有漂白式,通过氧化还原的方式美白;还有医治黑色素的方式,通过长时间的皮肤吸收进行改善,达到祛斑效果;还有加速皮肤角质层的更新提升皮肤亮度让皮肤看起来显得白净的,还有通过皮肤免疫反应来改善肤色美白等等多种方式。因此不能笼统地将‘美白’与‘祛斑’画等号。”

“其实我们应该学习国外,比如说像韩国,建立基于原料的管理体系,基于原料和产品的标准,制定弹性的申报材料,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或者是学习美国FDA,更多的是从美白产品的原材料例如氢醌等进行源头管理,并进行长期的跟踪。” 余雪玲指出。

不同声音

新规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

虽然企业忧虑重重,但也有业内专家认为,严格审批制度将促进行业洗牌。日化营销专家冯建军表示,近年来特殊用途化妆品出问题的情况比较多,化妆品政策大修,将有助于改变市场管理某种程度上的失措,让行业变得更加有法可依。

亚洲PH PC咨询公司总经理谷俊表示,依照国内现有的化妆品法规,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是不可以委托生产的,而很多化妆品企业一开始都是以OEM的方式进行市场开拓,若一旦扩大特殊化妆品监管的范围,即意味着很多产品将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通过政策调整进行行业洗牌的同时,其实也对企业的产品品质保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彭先生表示。

“现在市面上到处都是美白产品,又杂又乱,同一家企业生产的类似产品也能整出好几个系列来。严格审批制度能淘汰部分实力较弱的品牌,留下有实力的大牌,挺好。”热衷于美白的消费者谢小姐对记者说。▲

(原标题:化妆品新规或致美白化妆品涨价)

责任编辑:王昆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