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完美古润金:我是一个华

 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有数千万之多,由于居住国家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章诗辰:从“微商女神”

一个来自中国市场的90后女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两年内登顶美乐家经销商从未企及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白学锋:直销企业在推进

10月11日至13日,由道道舆情监控室和海伦国际直销研究中心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

当前位置: 直销报道网 > 调查 >

香橼称又一美企在华涉传 市场不“买账”

时间:2012-12-03 21:30来源:21世纪经济报 作者:21世纪经济报 点击:
 中直社北京12月3日电/做空机构的“中国红利”正在消散,相关的报告越来越不能引起市场的兴趣。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美国时间11月29日,著名的做空机构“香橼研究”(Ci

 

中直社北京12月3日电/做空机构的“中国红利”正在消散,相关的报告越来越不能引起市场的兴趣。

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美国时间11月29日,著名的做空机构“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发布报告,指称美国医药化妆品企业优莎娜(USANA)在中国涉嫌传销,其相关中国境内的一名销售人员被捕,而优莎娜并没有向投资者正确披露这些信息,投资者面临极大的风险。

这是继8月初香橼发布报告攻击如新企业集团(NU Skin)之后,第二次将打击目标指向涉嫌在中国市场从事非法传销的企业。

11月29日全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优莎娜股票被做空表现十分明显:当天交易量为131.26万手,超过前一天10.2万手的十倍,此前该股票的交易量始终维持在10万手以内。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天股价仅顺势跌去5.60%,报收41.17美元,相比如新报告出台当日直接跌去约9.21%,市场反应平静,没有达到报告撰写人、香橼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Andrew Left)的期望。

“无论如何,‘因为别人也这么做’不是违反法律的借口。”他告诉本报记者,并坚持表示,“我没有针对中国公司,只是根据单只股票来抓问题,而不是根据行业或者其他标准。”

但让莱福特尴尬的事实是,无论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还是远远观望的中国公众,对他的报告越来越不“买账”。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国内就有人质疑优莎娜涉嫌传销,香橼报告中的大部分内容没有什么新意。

从紧盯着中国概念股不放,到退而求其次攻击在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做空机构的“中国红利”正在消散。

截至发稿,记者未能联系上优莎娜对此置评。

优莎娜问题几年前已有披露

香橼此次出手的报告,多少有“江郎才尽”的意味。

根据中国2005年11月开始实施的《禁止传销条例》,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这是我们第一次对一只股票做空的情绪如此高涨,因为这家公司的销售人员被拘捕了。”莱福特在报告中写道。

他同时表示,优莎娜和如新一样涉嫌在中国从事非法传销活动,但前者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它并没有在

中国直接获得直销牌照,很难想象其巨额收入和盈利是从正规的直销渠道而来。

不过,这些问题并非香橼首度发现。

优莎娜是一家以保健品为主,也兼营化妆品与清洁用品的企业,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1996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有传闻称其在中国市场销售超过6亿美元。

优莎娜并没有直接在中国境内获得直销牌照。2007年8月,优莎娜以6270万美金注资葆婴(中国)日用品公司的海外母公司,间接控股中国葆婴。而后者在1个月前刚刚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通过这种方法,优莎娜间接获得了在中国市场的直销牌照。当时,这一行为已经引起业界讨论。

记者注意到,在这份报告中,莱福特最主要的证据收集方法,与之前的报告如出一辙:使用线人进行暗访。其线人接触了一个在传销网络中的中层,跟随后者开设香港银行的账户,并收集到各类证据,证明优莎娜正在进行金字塔形传销。

此后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公开信息中,还多次指称优莎娜有涉嫌传销的可能。

更早前的2007年,美国欺诈追查协会曾指控该公司在中国境内从事法令禁止的多层次传销活动,其公开报告比香橼目前获得的证据更为有力。

莱福特紧盯着这样一家多次“触礁”的企业,其边际效应自然递减。

记者发现,优莎娜的销售人员遭到拘捕一事,则是莱福特及其团队从今年7月4日乐山市夹江县工商局的通报文件中发现的。

公开的通报结果指出,杨秀琴(音译)涉嫌参与优莎娜的食品传销网络,没收非法所得9047.04元,并处罚金15万元。

“当我们看见销售人员被抓……优莎娜如何向投资者宣称其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莱福特表示,他手中的这些尽管都是公开材料,但仍然有必要告知美国投资者。

当被问及报告本身有何新意时,莱福特并没有及时回复记者的邮件。

“中国题材”走到尽头?

当大部分做空机构正在转移战场时,香橼却用另外一种方式留了下来。

前不久,另一家著名做空机构——浑水公司的创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公开表示,目前很难做空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因为可以押注的股票比去年减少了50%,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

浑水公司已经调转枪头,将目标瞄准新加坡商品贸易商、淡马锡持有其六分之一股份的奥兰公司,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全球市场的关注。

几个月前股价一度被浑水打压至个位数的新东方学校,近日大力反弹,重回20美元以上的高位,无形之中给浑水巨大的压力。

另外,因跟随香橼持续做空奇虎360而为人所知的“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sis),也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没有出台与中国市场有关的报告。

“浑水退出中国,香橼也三月前就转移战场回美国了。”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表示。

此前,他联合60多位企业家与投资人狙击香橼,试图形成保护中概股的内生力量。

但事实上,香橼并没有完全离开。

“对于这个(直销企业)名单,我很有兴趣逐一查看,看看谁在从事金字塔传销,谁是真正的直销。”莱福特向本报记者透露。

他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坦言,由于美国投资人对于与中国有关的情况不了解,因此围绕中国市场展开各类调查,总会有些收获。而此前调查中概股时培养的团队,此时仍然可以派上不少用场。

这家创立12年的小型机构,共发布过150多份做空报告。在其2006年开始关注调查的近20家中国公司中,总共有15家股价跌幅超过66%,其中有7家已经悄然退市。其最被外界关注的做空案,是香橼在2011年首先揭发东南融通财务造假问题,使得后者最终因此丑闻关门歇业。

但从现状看来,香橼似乎已成强弩之末,“中国题材”似乎走到尽头。

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Dorsey &Whitney LLP)合伙人潘惜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空机构此前打压中概股,主要是因为这些股票盘子小,几乎没有什么业界分析师关注,给了做空机构一定的空间。”

但莱福特显然不愿就此收手。此前,他向法院起诉,要求李开复等因毁坏其名誉而道歉。他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是和他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他似乎掌握了公共舆论,但是我要掌握的却是真相。”▲

责任编辑:朱启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本网内容授权书
Copyright © 1998 - 2013 www.Chnds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销报道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5451号